春节假期后民航业迅速回暖 预计清明、五一将迎返乡小高峰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5-04-05 19:14:59

其中,宝钢股份表示,2015年的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,由于钢材价格下跌远超同期矿石等原料价格下降对效益的支撑,加之汇兑损失增加等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,公司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下滑。

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,同上月相比,除购进价格、从业人员2个指数有所上升外,其他各项指数均有所下降。从企业规模来看,大型企业、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低于50%,分别为47.5%、46.7%和43.4%。

春节假期后民航业迅速回暖 预计清明、五一将迎返乡小高峰

以下为数据全文: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、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6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4%,比上月下降0.3个百分点。据悉,中国制造业PMI已经连续6个月低于枯荣线。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4.6%,比上月下降1.5个百分点。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:1月份PMI指数较上月下降0.3个百分点,表明经济增长仍有下行态势。从企业规模来看,大型企业采购量指数高于50%,为50.6%。

从企业规模来看,大型企业、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进口指数均低于50%,分别为46.4%、46.3%和47.9%。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.8%,比上月下降0.8个百分点。《2014年~2018年中国钢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下降既是产能过剩引起的后果,也是产能过剩的直接表现。

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认为,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需求在下降,单位GDP对钢材的消费强度将会进一步下降。不过,不管如何,去产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。2012年1月、2月,钢铁行业出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,随后几年内,钢铁行业持续挣扎在盈亏线上。原来建设宝钢需要国务院领导牵头主持,当没有了技术制约,现在一个村长都可以指挥建设钢厂。

据史书记载,最早提出盐铁专营的是齐国丞相管仲,之后,汉武帝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政策。在中钢协的会员企业中,亏损企业已占到47%以上。

春节假期后民航业迅速回暖 预计清明、五一将迎返乡小高峰

根据以上的综合数据分析,我国有6亿吨的钢铁过剩产能。在物质稀缺的年代,中国人可能只在书本里对产能过剩有过粗浅的认识。在实际执行中,政府将执行更加严格的安全、环保、质量、能耗等标准,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限期退出,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、转型转产、搬迁改造等方式主动退出产能。对此,李新创指出,在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的过程中,应该是政府搭台,企业唱主角。

2012年、2013年、2014年,我国粗钢产能分别为10亿吨、10.4亿吨、12.5亿吨,粗钢产量分别为7.2亿吨、7.79亿吨和8.23亿吨,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%、74.9%和65.8%,已连续3年属于严重过剩。上世纪50年代末,中国工业产能极度缺乏。产能严重过剩,行业整体处于盈亏的边沿,使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下降,从而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。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%~83%比较合理,低于75%即为严重过剩。

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。兼并重组是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的事情。

春节假期后民航业迅速回暖 预计清明、五一将迎返乡小高峰

事实上,2015年在钢价一路下跌之下,国内钢厂无论规模如何,几乎陷入全面亏损。随着中国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,以及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入,钢铁业开始从供不应求逐步变成供大于求,直至现在的产能严重过剩。

如果说一定要归属责任的话,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属于共犯,至少在各自的环节都应承担主要责任。联合重组需要政府真正出台相关措施,帮助企业在联合重组中解决各种问题。从总体上判断,中国钢铁生产和钢消费都已进入峰值平台区,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,钢产量将结束持续上升的趋势,围绕在一定区间波动,并呈总体下行的趋势。中钢协人士透露,在调整和转型过程中,钢铁企业面临着大洗牌。实际上,像钢铁行业这样范围之广、数量之大、影响之深的产能过剩,在改革开放以来几乎还未出现,由此产生的一些看似简单却各种因素盘根错节的新问题,也就一时难以有比较对症的解决办法。从国务院的层面来提出这样的压产计划,实属无奈。

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很多文件,也推出了一些措施,但是为什么钢铁行业的联合重组不升反降,集中度最高达到接近50%,现在可能不到40%。中钢协人士提供的一份书面材料中称,目前的问题是,亏损企业想退退不出,僵尸企业想死死不了。

如果一个行业本来产能就过剩严重,联合重组会维持这样的已有产能,对去产能没有帮助。从外部来看,全球经济失衡导致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。

改革开放后,随着钢铁主管部门被撤销,同时,政府放松了钢铁业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,民营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。现在钢铁产能达9300多吨的停产半停产僵尸企业,职工数量高达三四十万人,这部分职工的安置如何解决,是头等大事。

上至中央政府,下至生产企业、经销企业,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在这方面努力。在钢铁产能方面,他提出,要在近几年淘汰落后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,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~1.5亿吨,并且严控新增产能。目前,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原则是:市场倒逼、企业主体、地方组织、中央支持。有观点认为,由于钢铁对于地方政府的作用,比如在GDP、就业、政绩等方面,在一些错误发展思路的导向下,会加剧产能过剩。

他认为,政府要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,妥善抚平去产能阵痛。眼下,中国钢铁业的日子更加难熬,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开的最昂贵的药方,可能也治不好中国钢铁企业的病,因为这个病的症结就在于钢铁行业长期粗放式发展的冲动,以及长期对于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漠视。

比如,钢铁行业平均负债率接近70%,而这些僵尸企业可能高于70%。此外,技术进步也是一方面,这是一把双刃剑。

实际上,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复杂。财务费用占比不断上升导致企业现金流负担加重。

中国自2006年建立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统计以来,到2012年末,钢铁产能利用率平均为80%左右,总体上处于合理水平。比如,一个地方,钢铁行业占主导地位,如果停产,不仅影响运输、餐饮、酒店,还影响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和正常开支,这个企业过去是一个纳税大户,现在却要靠财政补贴。僵尸企业亟待清理随着近两年钢铁行业形势急转直下,不少钢铁企业陷入全面亏损。实际上,中国钢铁行业一直不太顺溜,即使是市场较好的时候,其利润完全被三大国际铁矿石供应商挤压,尽管维持了生产,但日子过得有些郁闷。

实际需求与过剩产能几乎对半。有些企业的实际亏损比报表更严重,主要原因是银行对亏损企业收缩贷款,企业不得不调整报表。

李新创说,企业联合重组后如何要生存,如何要去产能,去产能过程中一定有大量职工离开主业,如何妥善安置,这都是现实问题,没有政府的托底,联合重组在中国很困难。另外,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与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有关系。

1996年,中国的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,跃升至世界首位。对于一些没有竞争的企业或产能,再联合重组就要破产清算。

顶: 45踩: 337